首页 > 行情

守好最美底色

来源:夏都西宁 发表时间:2023-02-09 13:19:23
分享到

从6.18亿元到6.45亿元,连续三年评估结果显示,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服务价值逐年上升。


(资料图)

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是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“城市之肾”,在调节气候、涵养水源、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这处湿地公园与众不同,它是我省19处国家湿地公园中唯一一处位于城市内部的公园,它与广大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,做好湿地保护、守护好西宁“城市之肾”至关重要。

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以来,我市视其如瑰宝,多年来持续加强保护修复、完善保护管理体系、强化生态监管、夯实基础工作,使其生态服务价值逐年提升,这里,逐渐成为了“鸟儿的天堂”、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人鸟和谐相处成为常态。

让湿地成为大西宁的最美底色,奔着这一目标我们持续发力。我市将守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大后方,发挥省会优势,强化省会担当,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辐射示范、服务全省的重任,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,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表率。

6.45亿元生态服务价值的背后

截至2022年,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服务价值达到6.45亿元!

6.45亿元,这一生态服务价值,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评估的?涉及哪些指标?

6.45亿元,这一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数据说明了什么?为什么要开展评估?

“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是摸清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‘家底’的主要手段,是实现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的途径。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西宁市区,人为活动干预比较严重,湿地生态环境很脆弱,做好湿地保护意义重大。通过此次评估我们看到,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服务价值走在全省前列,保护与修复取得积极成果。”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宋秀华说。

西宁,作为“三江之源”“中华水塔”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服务基地和大后方,正全力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进发。截至2022年底,西宁市湿地总面积达到6460公顷,湿地保护率由2013年的41.6%提高到目前的80%,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显著。新起点,新作为,我市将全力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走在前列当好表率,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辐射示范、服务全省的重任,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。

▶ 百姓家门口的“湿地公园”

走出家门即是风景,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西宁市民休闲、健身、娱乐的好去处。无论春夏秋冬,海湖湿地、宁湖湿地、北川湿地都不缺各种野生鸟类安家栖息。它们和风过舞动的芦苇、香蒲、水葱、两栖蓼、睡莲等水生植物,共同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和谐画面!

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,具有调洪蓄水、净化水源、储碳固碳、调节气候等独特的生态功能,可以产出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,被誉为“地球之肾”,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撑。

2013年12月,我市正式开展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。随后,海湖湿地、宁湖湿地和北川湿地三大片区相继建成,湿地面积从241.41公顷增长为329公顷,湿地率从47.5%提高到64.67%。2018年12月,该公园正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。

▶ 对15项内容进行评估

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与众不同,它是我省19处国家湿地公园中唯一一处位于城市内部的公园,同时也是我省唯一加入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、成为联盟成员单位的国家湿地公园。

“由于穿过市区,人为活动干预比较严重,湿地生态环境很脆弱,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巨大,这些因素意味着我们保护湿地生态的任务更加艰巨。”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宋秀华说。

为更好地保护和了解西宁的湿地生态,2022年,在省、市林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,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联合青海师范大学科研团队,对湟水湿地的休闲娱乐、科研宣教、固碳释氧、水源涵养、水质净化等15项内容进行研究评估。通过连续三年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,系统科学地对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初探,取得一定成绩。

研究报告指出:2020年湟水国家湿地公园15项生态服务价值达到6.18亿元,到2022年上升到6.45亿元,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价值稳中有升。

▶ 湟水湿地生态价值达90%以上

“2022年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6.45亿元,包括湿地、草地和森林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,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到90%以上。”这段表述来自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价值研究评估报告。

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数据说明了什么?

宋秀华告诉记者:“通过评估研究,我们看到,湟水国家湿地公园通过系统地生态修复,区域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,湿地在净化水质、调节气候、防洪调蓄、固碳释氧、文化旅游、科普宣教、生态体验等方面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,给广大市民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公园水更清、植物更绿、景色更美、空气更清新,更多鸟类喜欢到这里安家,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。”

据了解,通过多年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,目前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分布有野生植物146种;野生脊椎动物187种,鸟类152种,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,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9种,省级保护鸟类12种,现已成为重要的候鸟迁徙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。

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我省19家国家湿地公园的排头兵,有着资源、地域、人才、环境等得天独厚的优势,做好这处湿地的保护和建设,将对我省其他湿地公园建设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
来源:西宁晚报

监制:刘幸海

责编:寇荣

编辑:冯丽晨、张萍

关键词: 湿地公园

保安全、拿资格、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

2021-12-16

人民财评: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

2021-12-16

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

2021-12-16

第一观察·瞬间 |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:相约北京见,携手向未来

2021-12-16

世卫组织: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

2021-12-16

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——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

2021-12-16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中公木材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  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